 |
:::发展规划 |
 | |
-
3. 专业建设具体内容与采取措施
1)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新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为契机,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观念,遵循“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夯实基础,通专结合;优化结构,更新内容整合优化,少而精;强化实践,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基本原则;坚持“整合优化”、“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紧密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强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不断完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模式各教学环节是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环节组成,教学中重应用、重能力、重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注意加强科研训练。实验教学中,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强基础、重理论为目标,保证基本技能人人合格目标,如金工实习,要求钳工、车床、铣车、氧焊和电焊每个环节指派一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实习,保障每位学生的实习时间,在每项工种结束后,进行考核。部分课程考核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撰写论文,这使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获得较大提高。此外,在专业教学环节中,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具体措施:
(1)用机械设计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2)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对通识的总体设置安排,进行调整,总学时为1160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48.9%,特别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3)调整学科基础课,突出理论指导实践作用。如将原有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108学时,压缩为90学时,增加了测绘技术实验,并开设了机械设计软件机械CAD制图课程36学时,对原有的教学内容陈旧的,进行剔除,应用选用优秀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学科前沿知识,如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中,加了非金属材料,在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中,加工数控加工技术的内容,始终紧跟专业前沿知识。
(4)适量入机电控制课程,如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适应现代制造专业的需求,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教学内容上加上了数控模拟加工、三维实体设计和现代设计方法等,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目标: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带动相关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的组建与发展。到2015年,学科教师达到50人左右,逐步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教师中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占比不低于80%,其中博士学位占10%左右,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50%。抓好梯队建设,在现有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面向国内外引进人才和智力,努力造就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2人。建立兵团和校级教学团队,培养1-2名兵团级“教学名师”。实行主讲教师制,逐步建立起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主讲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
主要措施:
(1)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带动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现有教师之间的业务联络与合作,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项目的研究,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促进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研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交流教学经验,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水平。
(2)引入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有关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评选活动,评出“名师”,树立教师典型,激发出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制订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在广大教师中树立良好的教风和职业道德,对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逐步调整出教师岗位。
(3)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实践生产能力和水平,可利用带领学生实习和科技下乡服务等活动积极组织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到基层锻炼。鼓励支持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资格,争取在短期内使我教师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探索与企业深层次产教合作,更好的发挥基地作用,筹划与企业合作承揽对外加工任务。在解决一系列生产实践过程中提高锻炼教师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4)鼓励教师进修,引进高学历人才,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每年派出2人次外出参加大型学术交流会议或到对口院校进修。鼓励年青教师继续攻读学位,并在教学任务安排上予以倾斜。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机械方向引人重点转向博士,电气化方面转向硕士,提高学院师资整体学历层次,博士学历达到10%,高级职称达到50%。
(5)鼓励进行科学研究,增强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逐步建立科研队伍。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研究科研项目,使老师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研究的过程,与企业人员学习提高,使教师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以便把参与课题研究的内容贯通在教学中,真正提高技术能力与水平。 |
|
-
|
| | |
|